教育评价

今天回味传统“年味”的意义

2021-06-15 15:07:26    点击: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白天,春日暖阳,普照大地,夜晚,火树银花,灿烂星空。贴春联,买年货,蒸粑粑,抻糍粑,酿甜酒,纳鞋底,裁新衣……每当过年之际,一片欢乐祥和热闹的儿时景象就像一块块旧胶片,像放电影似的在我脑海里一一闪现。今天这个移动互联网时代,我们回味传统的”年味“,有何特殊意义!

  小时候,田土是每家的“口粮”,是农户赖以生存的生命源泉。邻居的田土都挨得很近,相邻接壤,栽菜挖土时,都想拓展自家的“疆域”,有意无意地打破土壤之间的界限,往往把耙头伸向了别人家的土地,并筑起一道道“防线”,渐渐的,左邻右舍的土地就缩减了很多,为此,左邻右舍吵闹,更有甚者彼此短兵相接大打出手,似乎有不共戴天的仇恨。然而,只要差不多过年了,这种关系就自然地会化干戈为玉帛。左邻右舍要杀“年猪”。杀猪那天,会请左邻右舍帮忙,年轻力壮的就帮忙赶猪,捉猪,抬猪,女的就帮忙烧开水,烫猪,刮猪毛。杀完猪,叫上这些帮忙的人和其他周围的人来吃猪肉,喝酒。吃完饭,还会把猪肺,猪头,猪血,一一送给那些左邻右舍,之前邻里之间的矛盾此刻都烟化作一股袅袅炊烟,冲到了九霄云外。浓浓的乡情就深深地印在了“年味”里。

  过年之前,刚到农历十二月初,家家户户忙着做年粑粑了,做年粑粑也是一件分工又协作的活。粘米和糯米按比例浸泡一个星期之内,粘米太多,做出来的粑粑会比较硬,而糯米太多,最出来的粑粑不成型,不好看。米浸泡一个星期后,淘洗干净,便用石磨磨出米浆,磨米浆不是一会的功夫,因为很多家里都要做几十斤,一百来斤米的粑粑,更有喜欢的人做一百斤米的粑粑,所以左邻右舍会相约同时来做,我放米,你推磨,几家人家这样合作把米磨成米浆,然后把水滤干,再相约蒸粑粑,因为有几家的粑粑要做好蒸熟,所以几家人家的邻居相约清早起来,你烧火,我做粑粑粑,她“起”粑粑,分工明确,蒸熟一锅,倒到桌子上,竹匾上,刚出锅的粑粑热身腾腾,洁白无限,柔软润泽,在场的人都不顾热气烫手,随手抓起一个就往嘴里送,也不管是谁家的,只要爱吃,你一个她一个地吃了开来。“好吃,很软,火候到位,这米磨得很细。”边吃边总结着经验,一天下来,没吃一口饭菜,肚子却饱饱的,脸上也是红红的,心里更是甜甜的。做粑粑的过程,也增进了邻里之间的有好和谐的关系。此刻,他们不再计较谁家的鸡啄掉了自家菜园里的青菜,不再计较谁家的小孩偷了自己园里的桃子、李子和橘子,好像要把陈年的鸡皮蒜毛小事引起的不快统统销毁在这红红的柴火里。

  烧柴火守岁,是儿时最红色的“年味”。吃过年饭,母亲便去灶锅里炒在集市上买好的瓜子、花生,和自家种收的黄豆、晒制干的红薯片。母亲说,炒这些时,火不要烧太大,要不停地翻拌,火大了,壳烧黑了,里面的“肉”却没熟。炒到快熟时,锅里发出噼噼啪啪的声音,调皮的瓜子,黄豆还被炸得跑出了锅,跳到了地上,母亲舍不得它们,从地上捡起来,在围裙上揩了一下又丢到锅里继续翻炒。炒熟了后,用大碗装着放到堂屋里熊熊燃起的柴火旁,柴火吐着蓝色的火苗,把堂屋照得通红通红的,整个屋子也被照得亮堂亮堂的。我们一家人围着烧得很旺的火堆,坐成一个圈。边吃着这些炒货,边聊起这一年发生的大小事情。读书的孩子说自己学习上的事情,大人说这一年的田里的收成收入。只聊开心的事,不聊晦气的事情,父母过年之前就这样三番五次地提醒着我们。就这样,每到过年那天,我们都聊得很开心,很惬意,很舒畅。渐渐的,我们做儿女的也形成了积极向上、勤奋努力、不畏艰难的品质。所以这些年来,无论遇到人生多大的坎坷和苦痛,我们都坦然面对,从容解决,从不向命运低头。“世界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这是父母在“年味”里潜移默化传承给了我们儿女最坚韧的性格。

  时光荏苒,岁月不居。新时代的脚步正在“加速度”前行,在党中央的科学引领、精准施策下,我们告别了“大人望插田,小孩盼过年”的物质匮乏的落后年代,我们高唱着春天的故事,昂首阔步迈进了小康社会。在这大数据时代,我们过年时,不用再在摩肩接踵的集市人群里拥挤购物,不要再围着柴火堆熏得眼睛流泪,但是我还是时常回忆那样的“年味”。因为那样的“年味”传统,正宗,开怀,纯粹,纯洁,真诚,和谐,友善,向上,更重要的是,给我们新时代传承传统、开创新局以重要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