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即便是一个5岁的孩子,每天的学习安排也可能比上班族还要忙,周一到周五上幼儿园,周末上补课班,数学、英语是最基础的,富裕的家庭还会给孩子安排美术或音乐类的培训班。
孩子累、家长也累,辛辛苦苦赚的钱有时候可能都不够培训班的学费,但却无可奈何,只能拼命地赚钱,只为了让自己的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
一、那么如今这种超前教育,真能对孩子好吗?教育部多次发布禁止幼儿园小学化的文件,幼儿园究竟需不需要学知识呢?
美国对此的研究在很多年前就进行了,在美国纳西州的公立幼儿园,研究者将孩子分成两类,一类是保持我们现状,提前学习各种文化课的孩子;另一类让他们正常按照进度学习。
在这批孩子上一年级时,因为提前学习过,所以第一类孩子学习成绩更好,但就是因为提前学习过,导致第一类孩子上课不认真听课,学习态度恶化。因为这些孩子觉得自己已经学过了,便不再认真听讲,上课无所事事。
在二年级时,第一类孩子在各个方面的表现都不如第二类孩子,学习成绩也被第二类孩子超过,因为第二类孩子在一年级的学习时就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二年级的学习更加得心应手,而第一类孩子因为在一年级便不认真学习,到了二年级接触自己不会的知识,也无法做到认真学习,成绩降低。
这个调查也被刊登在了《纽约》杂志中。最后实验者得出了一个结论:“让孩子过早地陷入枯燥的学习课程当中,会使孩子会更加容易失去对学习的兴趣。”
因此超前教育的危害,在二年级才爆发出来,大多具有以下表现
·厌学情绪,学习兴趣低下
·学习没有后劲
·无法集中注意力
·对学习产生焦虑
·学习拖拖拉拉、效率低下、容易产生疲劳感
孩子对学习失去兴趣并容易产生对学习的焦虑以及注意力无法集中,效率低下,这种危害不仅仅会出现在孩子二年级以后,甚至对孩子的一生都有严重的影响。
David Weikart教授在1976年进行的孩子抢跑试验研究表明:过早抢跑不会让孩子有学术上的领先,反而过早抢跑的孩子在社交能力以及情绪控制上都出现了严重的问题。
二、超前教育导致孩子没有社交及情绪控制能力
中国有很多神通最终沦为平凡人甚至患有心理障碍的例子。东方神童魏永康,因自理能力差,被学校勒令退学;曾经最被看好的天才谢彦波,因性格和社交能力的问题,没有拿到博士学位,还有曾经是天才最后选择出家的宁铂和柳智宇。
这些都在给父母敲响停止超前教育的警钟。而这也证明了郑强教授的观点:超前教育就是发苗助长,不仅培养不出人才,反而会扼杀孩子的潜能!
三、幼儿园究竟该学什么?
那么幼儿园是不是就一点用也没有,孩子在幼儿园是不是什么都不用学?当然不是!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卡皮查就说过,他在幼儿园学到了影响他一生的东西!
1 培养孩子的想象力
在孩子年纪还小时,想象力的增长空间是最巨大的,父母们一定要抓住孩子想象力增长的黄金时间,通过学习美术,兴趣班等培养孩子的想象力。
2 提高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
小孩子一般都喜欢玩乐,但也比较羞涩,这在刚进入幼儿园的孩子身上最为明显,因此家长要耐心引导孩子,促使孩子勇敢的主动去跟他人沟通,为孩子以后的人际交往能力打下基础。
3 照顾孩子的心理情绪与感受
小孩子的内心大多数都是比较脆弱的,大多数孩子在遇到困难时都会不愿说出来,因此家长要多细心关注孩子,及时观察孩子的状态,为孩子排忧解难。
在3-6岁时让孩子变得开朗、勇敢、自信,让孩子的行为习惯变规范,变得自律,引导孩子建立社交能力,使得孩子的性格更加完善。北大校长蔡元培说过:决定孩子一生的,是健全的人格!因此别再关注孩子学习多少文化知识,会做多少题,望家长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