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

家长要三思,幼儿园的超前教育,在二年级后会迎来“爆发”

2021-06-18 10:41:46    点击:

  相信很多家长都很熟悉“超前教育”这个词,有数据显示,有90%的孩子在上小学之前,就已经提前补好了课。

  而提到“幼小衔接”大部分家长想到的也都是:学拼音、学算术等小学知识,生怕自己的孩子在“起跑线”上被落下了。

  但“超前教育”真的能让孩子“超前起跑”吗?

  邻居家的孩子上幼儿园的时候就学了很多小学知识,刚上小学的时候也确实成绩很好,每天轻轻松松写完作业,还能抽出时间下楼玩,邻居一家提起自家孩子都特别骄傲。

  但自从上了三年级,这孩子的成绩就开始下滑了,据说课业难度变大之后,他还是像以前一样边玩边学,放学回家也不愿意多花时间学习,家长多说了几句他甚至不爱上学了。

  “超前教育”有哪些危害?

  1、限制孩子的思维发展

  每个孩子都有天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但很多不专业的教育机构,只以成绩为目标,限制孩子的各种创造思维,久而久之孩子的思维就会固化,思维发展受到限制。

  2、限制孩子的全面发展

  很多父母觉得学习就是学知识,完全忽略了孩子的能力培养,而一些进行“超前教育”的幼儿园正是抓住了家长的这种心理,只注重每天教孩子学了几首古诗、学了多少生字,而忽略了孩子的行为养成、性格培养等问题。

  而那些被忽视的东西,往往是比知识更重要的,更有意义的。

  3、违背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

  儿童的身心发展都有一定的过程,研究发现,2-5岁是孩子的语言发展关键期,3岁是培养孩子独立性的关键期,3-6岁是孩子性格习惯敏感期。

  而根据孩子的手部发育情况,孩子要到5、6岁才适合学写字,很多家长在学龄前早早地教孩子学各种知识,学写字,忽视了对孩子独立性、社交性的培养,忽视了孩子的运动和游戏需求,上学后孩子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小麻烦。

  而且过早学写字的孩子,握笔方式、用力方式可能或多或少都有问题,也会影响孩子将来手部发育。

  总的来说,学龄前阶段,应该注重地对孩子学习兴趣、学习习惯、社交能力、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培养,而且应该遵循孩子身心发展规律,用游戏、阅读等方式培养孩子,多给孩子试错的机会,给他们足够的耐心。

  只有这样,孩子在上小学时才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好学习基础,厚积薄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