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评价

让阳刚之气“立”起来

2021-06-15 15:55:53    点击:

  让阳刚之气“立”起来

  作者:尹智慧

  近日,针对有全国政协委员提出《关于防止男性青少年女性化的提案》,教育部官网发布的《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4404号(教育类410号)提案答复的函》表示,将从加强体育教师配备、加强学校体育制度顶层设计、深入开展健康教育及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相关问题研究等方面更好的解决这一问题。教育部这一回复,引起了社会的热议。有支持的,也有反对“性别歧视”的,持反对意见的认为“阳刚之气”不应该只是男人的“专利”,阴柔之美,也不是女性独有的赞誉。

  的确,人是复杂多元的个体,“男”和“女”只是自然属性的分类,生理特点的差异,而强健的体魄,阳光的心理,积极向上,勤奋努力,善良美好,富有责任,担当,是男女共同的社会属性,不存男女之别。

  多年来,人们的集体意识是男人从外形上要高大威猛,说话高省粗犷,做事坚毅果断,女人要娇小温柔,说话轻声细语,做事慢条斯理。“娘娘腔”、“女汉子”就是超乎集体意识下出现的对这些“不男不女”侮辱性定义。导致许多本来心理阳光,自信,正能量满满但外形与传统印象不同的青少年蒙上了一层沉重的心理阴影,在他人的否定中开始自我否定,甚至导致发生惨痛的悲剧。

  一个人的外形长相,心理和性格特点,处事习惯等既有先天的遗传因素,也有后天的环境和教育的影响。遗传因素是无法改变的,而我们怎么做到让后天的环境和教育发挥极大的影响功能呢?的确,现在的青少年,在优渥的物质条件满足下,缺少了许多传统的吃苦耐劳,不怕困苦等美好品质。就像温室里的花朵一样脆弱,经不起风霜雪雨的打击,导致遇到一点坎坷,就垂头丧气,甚至轻生。缺乏强大的心理,坚韧的意志力。所以,作为学校,要加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通过班会,国旗下讲话,观看抗日战争时期的相关影片,举行主题教育活动等方式,来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和人格。作为家长,不能一味地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该让孩子多做做家务活,多劳动,让他们懂得只有付出辛勤的劳动,才能收获丰硕的果实,只有付出才有回报,让他们在劳动中锻炼坚强的意志,在辛苦中培养责任感和担当意识。

  塑造人,培养人,榜样的力量不可忽视。作为学校,除了增加体育老师,增加体育课外,还应增加男体育老师,增加男教师。现在从事教育工作的男性教师很少,尤其是义务教育的男教师少之甚少。一个人的成长,心理,性格,气质等基本在青少年已定型,人在小学阶段是模仿性最强的时期。如果在小学阶段,多一些男教师当班主任,多一些男教师当体育老师,长期影响,孩子的行为习惯、心理气质就不会偏向“女性化”,阳刚之气就会浩然长存。作为家庭,父亲的陪伴教育不应该长期“缺席”。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个父亲都是使者,只有使者们不断进修,端正自己的观念品行,培养出的孩子才能自立于人群之中。”父亲陪伴孩子的成长,他的勇敢,坚韧,宽容,坚持等品行潜移默化影响着孩子,尤其是男孩子,父亲就是孩子的未来,儿子是父亲的镜子。父亲身上有孩子崇拜的力量,他会模仿父亲还会希望超越其高度。在一个家庭里,父亲不仅是孩子的榜样,他的格局决定着孩子在未来能够飞多高,父亲的思想观念和举止言行,都可能影响孩子的一生。所以父亲应该见证,引导,甚至扶正孩子的成长历程,这样男孩子的阳刚之气就会“立”起来,形成一股巨大的正气,伴随孩子的整个人生。

  无论用怎样的方式培养教育青少年,我们都要从科学出发,以人为本,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让孩子们文明精神、野蛮体魄,把身体锻炼好,把知识学好,成为能担当实现社会主义新时代强国梦的综合性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