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评价

不贪不信不转是网络防骗之要

2021-06-15 11:30:06    点击: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就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分别作出指示批示。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统筹发展和安全,坚决遏制此类犯罪多发高发态势,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法治中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依法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成效要继续巩固并深化,更好维护人民群众财产安全与合法权益。

  恰巧,笔者近日在长沙街上,看到一则公安告示,用“七个凡是”提醒教育市民谨防网络诈骗,防止造成钱财损失,强调指出:网络诈骗千万种,我不转账是根本!任你骗术怎么变,提供防范是关键!落款是“定王台派出所”,并留下了报警电话。

  “七个凡是”内容如下:“凡是网上交友推荐投资类的都是诈骗!凡是网上贷款需要先交钱的都是诈骗!凡是网上兼职刷单刷信誉的都是诈骗!凡是公检法电话要求转账的都是诈骗!凡是索要卡号密码验证码的都是诈骗!凡是网恋后各种理由要钱的都是诈骗!凡是买游戏装备私下交易的都是诈骗!”

  显然,“七个凡是”的公安告示,对于提醒教育市民提高警惕,提高网上识骗防骗能力,防止因网络诈骗犯罪给自己带来财产损失,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和教育意义。

  在互联网时代,网络既给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交往带来了极大便利,同时也给一些坏人提供了新的犯罪工具。利用网络的隐蔽性、虚拟性、远程性而进行犯罪的网络诈骗就是其中之一,已经成为今日社会最重要的犯罪形式,每年因此而深受其害、失财失身的人不计其数,并且呈上升趋势。网络诈骗形形色色,五花八门,层出不穷,让人防不胜防,稍有不慎,就可能中圈,受骗。

  面对网络诈骗犯罪,我们该怎么办?

  笔者认为,除了政府特别是网信、网监部门依法加强对网络运营企业、网络技术平台、网络信息内容的管理,严格规范,严密监督,严厉打击网络诈骗犯罪外,更重要的是,我们自己要有一双识骗防骗的慧眼,时时处处擦亮眼睛,保持清醒,不要被骗子编造的花言巧语、甜言蜜语、胡言乱语、狂言妄语迷住了心窍,慌乱了心性,丧失了理智。我们应该始终保持一颗平静的心,平常的心,始终记住天上不会掉馅饼,社会到处是陷阱。不可不小心谨慎,多长个心眼,多问个为什么。始终做到不贪、不信、不转。这样才能防止蒙受网络诈骗之害,遭受钱财的损失。

  不贪,就是不贪名,不贪利,不贪色。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苍蝇不叮无缝的蛋。有容乃大、无欲则刚。一个人之所以容易上当受骗,与其或贪名或贪利或贪色有关。一个人一旦有了贪欲,就很容易被人利用,就很容易上当受骗。利令智昏,贪小利,必失大利,你贪我的利息,我想你的本金;名令智失,你爱慕虚荣,沽名钓誉,你好名,我爱钱,心里不设防,往往是甘心被骗,乖乖交钱;色令智迷,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贪色好色本不是什么坏事(比如楚国宋玉的名篇《登徒子好色赋》千古流传),但必须正当合理、符合世俗价值观和传统伦理道德的要求,一旦越界,沉迷于网恋,被网络虚假的爱情所迷,就会深陷其中而不能自拔,就必然受骗。所以,面对如今形形色色的网络诈骗(包括电信诈骗),要想不受骗,不给自己的财产带来损失,唯一可行的办法,也是最靠谱的办法,就是不贪,不贪名,不贪利,不贪色,任尔东西南北风我自岿然不动,任你骗术如何隐秘,我不心动,稳坐钓船,其奈我何!

  不信,就是不相信网上的任何诈骗信息,包括手机短信、网络电话、文本、语音、链接等,不论骗子如何说得天花乱坠,神乎其神,美妙动听,你都不要听,不要信。我们始终要记住一条:凡是和钱有关的,凡是要你转账汇款的,或者问你要密码、验证码的,一律置之不理。也就是公安告示的“七个凡是”提醒。骗子的骗术可能多种多样,千变万化,但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你拿钱出来。现在的骗子很聪明,为了让你乖乖拿钱出来,会编造各种各样、冠冕堂皇的理由,把谎言编得和事实一样,让你信以为真,不得不信。但是任何骗术都会有破绽,只要我们心里不慌不乱,保持镇定,保持清醒,认真思考,冷静分析,就一定有所察觉,能找出破绽。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要让骗子的花言巧语骗了,让骗子的恐吓威胁吓倒了。

  不转,不是不给陌生人转账汇款,不给陌生人寄钱。钱在自己手里,只要不拿出去,不转出去,骗子就没有办法。当然,骗子骗钱,会想出很多办法,使出很多花招,比如冒充你的朋友、你的家人、你的同学、你的老乡,或者冒充公检法人员、上级领导机关工作人员、银行保险业务员等,编造各种理由,让你往指定账户转账汇款,让你按指令修改账户密码、验证认证账户、微信绑卡,等等。遇到这种情况,我们一定不能慌不能乱,细辨声音,重提旧事,暗验身份,决不能急急忙忙转账汇款。骗术千万种,加强防范,提高警惕,捂紧钱包,不转账不汇款,是根本,是万全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