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代教育

14岁男孩刮花小区11辆车,看完监控爷爷落泪,剖析隔代教育的问题

2021-06-19 15:23:47    点击:

  浙江某小区突然炸开了锅。多位车主发现,停在小区的车被被划了。

  于是大家报了警,警方调取了小区的公共视频:一个小男孩先是在小区转悠,后来拿着不知道什么东西靠近车辆,随后潇洒离开。

  经过走访调查,警方最终确定了这个小男孩是14岁的小学生小林。找到小林的家,家里只有孩子一人,警方问他,“楼下的车是你划的吗?”孩子起初准备撒谎,后来警方给他看了监控画面,小林才承认是自己干的。

  小林说,自己那天在回家路上无聊,就随手捡了一根枝条摆弄,看到一整排车,就一辆辆划过去。

  警方通知了孩子爷爷,据爷爷讲孩子的父母不在身边。孩子现在跟着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爷爷奶奶还没有退休,工作三班倒,对孩子基本只管个吃喝,学习和教育上明显力不从心。所以从小孩子就缺乏管教,比较调皮,青春期了更叛逆,也不知道他心里想什么,大人也不敢问。平时都是小打小闹的,没想到会犯这么大的错。

  爷爷边说边忍不住流下了眼泪。“我这次带孙子来,也是想让他接受教育,知道犯错以后会有什么下场。另一个,希望警察同志帮忙联系车主,再多的赔偿,我也一定还!”

  当晚,小林坐在派出所的固定电话旁,一个个给被划车的车主打电话。

  车主看到孩子态度诚恳,家里情况也不太好,划得轻的没有追究责任,赔偿了3000多元给划痕重的车主。

  众网友纷纷给爷爷点赞,所这才是正确的教育方式。但同时,14岁的孩子,应该也有对错概念了,却把别人车给划了,也让我们也看到了隔代教育出现的一些问题。

  隔代教育有哪些问题呢?

  父母不在身边,感情缺失。

  据报道中,爷爷讲孩子的父母不在身边。我们无法得知孩子父母是离异还是去世了,总之,孩子在父母关爱上是缺失的。

  孩子大都有攀比心理,尤其是年龄小的孩子。没有父母在身边,孩子就像失去了坚强保护后盾,和正常家庭的孩子相比更容易有自卑感。

  特殊的家庭环境,虽然有爷爷奶奶的监管,但毕竟和父母不同。看到别的孩子有父母陪伴,而自己却没有。一旦生活中遇到问题或麻烦时,不能从父母那里得到有力的支持,有了问题得不到及时的纠正、引导,久而久之不愿与人交流,性格内向。在情感上缺少关爱和沟通,很容易产生心理障碍,比如情感脆弱、自暴自弃、焦虑自闭、缺乏自信等,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生活上容易溺爱孩子,心理上忽视孩子。

  老一代人的其实不太懂得科学育儿,他们擅长的是养育。在血缘关系的影响下,老人多采用溺爱的育儿方式,无条件的给孩子付出,关心孩子吃得饱不饱,穿的暖不暖等。在孩子的行为习惯和心理上多宽容放纵。

  一是老人觉得孩子小,调皮很正常,等长大懂事就好了,所以不愿管束。二是,老人精力有限,年龄差距大。

  对待许多事物的看法往往存在很大的差异,祖孙难以良好沟通。另外,老人常常用他们自己成长的经历来教育要求孙子辈,思想观念保守,教育方法简单。

  孩子学习成绩普遍不好。

  老人的文化水平普遍跟不上现在的教育水平,对孩子的学习方面的帮助和监督力度大大减弱,甚至完全放任不管。使孩子在学习上没有任何的约束。

  学习好了,没有人夸奖;学习不好,也没人管。孩子在学习上遇到难题,老人更无法帮忙解答。久而久之,孩子对学习也逐渐失去兴趣,成绩也越来越差。

  但是,有些家庭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孩子没有选择,必须跟爷爷奶奶一起生活,比如例子中的小林,那么作为老人,应该怎么教育孩子呢?

  孩子出现问题,无论大小,都要好好管教。

  有监护责任的老人,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不能只注重孩子的吃喝,还要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

  隔代育儿很容易出现的的问题是,孩子小的时候因为年龄小不肯管束,等孩子大了老人想管教,孩子却不听了。

  所以孩子平常犯点小错,老人也要及时的纠正孩子。你不纠正,他下次还会再犯,而且会变本加厉。

  我们说说小林,据爷爷讲,孩子以前就很调皮,都是小打小闹。爷爷也并没有过多的责罚他,认为还是孩子调皮正常。这是一个完全错误的思想。

  你不告诉孩子,孩子是不知道对错的界限在哪里。比如,小时候孩子摔坏别人一个杯子,弄坏小朋友一个玩具,你觉得东西小无所谓。那么,孩子理所当然的认为,我划个车也不算大问题吧,更何况没人看见。

  好在爷爷这次做的很好,让孩子主动认错并赔偿,要不然将来孩子难保不再犯错。孩子的问题,无论大小,只要有错,应该及时给孩子指出来,并告诉他们不可以做的原因。

  要多跟学校老师沟通。

  很多老人还是以前的老观念,孩子学习靠学校老师就行了。自己也不懂,所以也不多过问。

  学校就是孩子接触到的一个小社会,在这里面的情况直接影响到孩子将来与人相处的情况。多跟老师沟通,了解、反应孩子的情况,虽然有代沟,在学习上也帮助不了孩子,但也要实施好监督工作。让孩子知道,自己也是被爱的,不是被忽视的。

  平常养成跟孩子沟通的习惯。

  老人大多是中国传统观念,不太懂得跟孩子沟通。孩子其实内心也是孤独的,也渴望敞开心扉,与人交流。

  平常少指责孩子,虽然很忙,抽空也要跟孩子多聊聊天。注意沟通技巧,无论孩子说什么都要多倾听,不要上来就指责,不要用老一辈的打骂等解决方式来解决问题。

  让孩子体会到老人的不容易,生活的艰辛。

  山东有一个男孩,父母去世,跟爷爷奶奶一起在农村生活。平常家里种果树,孩子经常跟着爷爷奶奶一起种树、摘果。有时候爷爷去工地打工,孩子也会去帮忙。有了好吃的跟爷爷奶奶分享,知道家里经济情况不好,孩子从来不提过分要求。后来孩子考上大学,通过自己课外做兼职,打工赚生活费和学费,想要以后多赚钱孝敬爷爷奶奶。

  孩子失去父母的关爱,有些老人本身就比较心疼孩子。平常省吃俭用、节衣缩食也要让孩子吃饱穿好。别的孩子有的东西,无论多难都给孩子买。

  这种观念是不对的,不妨把家里的实际情况告诉孩子。生活中有些难题也可以跟孩子一起商量,目的是让孩子了解到老人带他的不容易。

  切不可盲目攀比,助长孩子的虚荣,该做的家务让孩子做,让孩子早当家不是坏处。孩子被重视,体会到被需要的感觉,会更有责任感,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回报老人的养育之恩。

  隔代教育并非完全不好,只要老人们坚持原则,让孩子知错就改,对人生负责,孩子肯定会有一个阳光明媚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