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

算好学前教育发展“三本账”

2021-06-19 15:23:11    点击:

  日前,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潘黄中心幼儿园的孩子们,用木梯、轮胎等材料搭建小车,在户外场地兴奋地开来开去。本报记者 纪秀君 摄

  2020年曾一次性认定普惠性民办园16所,至此全区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占比达94.6%;2017年以来,全区先后投入2300多万元,安排课程游戏化环境布设项目50个,扩增户外游戏场地约4万平方米;多年来,每年均投入50多万元用于学前师资培训,全区1000余名专任教师每年参加区级以上培训不少于一次……

  “提升幼儿园保教质量既要算经济账、发展账,更要算民心账。让每个幼儿都能在家门口上好园,是我们的不懈追求。”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教育局局长熊新华说。

  近年来,盐都区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追求,持续加大资源供给、促进城乡均衡、培育优良师资,推动学前教育迈上了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普惠账:公办民办一样好

  “三河家园幼儿园的条件更好了,老师素质也更高了。我们当然愿意让孩子就近入园。”近日,家住三河家园小区的幼儿家长黄女士喜滋滋地说。

  像黄女士一样,从这学期开始,盐都区绝大多数家庭将不再为“入园难”“入好园难”问题烦恼。三河家园幼儿园园长蔡蓉说:“成为普惠性民办园,政府对我们有了更多财政与政策支持,办园成本降低了,有了更多的投入用于条件改善、队伍提优。”

  盐都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学前教育发展,不仅将发展学前教育纳入政府工作总体安排,还将推进课程游戏化作为重点内容写进政府工作报告,专门制定《盐都区学前教育第二期五年行动计划》,保障学前教育健康发展。

  以健全学前教育预算拨款制度和投入机制为例,2017年该区学前教育财政投入占比5.77%,2018年提升至7.23%,2019年增至7.25%,2020年预算经费增至7.73%。

  “作为主管部门,我们要确保每一份财政资金都用到刀刃上!”熊新华告诉记者,随着财政投入逐年提升,近年来,盐都区的学前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教科研经费和课程游戏化建设资金均逐步提升。

  为切实减轻老百姓负担,该区在加快公办园建设力度的同时,还积极推动普惠性民办园认定工作,引导更多的民办园走普惠性发展之路。

  记者了解到,早在2017年,盐都区就出台了《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认定与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对普惠性民办园的认定条件、认定办法、管理机制及经费扶助等提出了明确要求,着力推动民办园向普惠性转型,当年就认定普惠性民办园3所。

  2020年初,该区对上述细则又进行修订,并启动第三批认定工作。6月,三河家园幼儿园等16所民办园被认定为普惠性民办园。至此,全区29所民办园中26所跨入普惠园行列,在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就读的幼儿占比达93.8%,远超省定2020年达到85%的标准。

  为算好普惠账,促进民办园和公办园保教质量一样好,盐都区按照公办园的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对普惠性民办园进行补助,仅2020年就增加财政投入200多万元。不仅如此,该区还先后出台《盐都区学前教育综合奖补资金管理办法》《盐都区学前教育奖补资金分配细则》等文件,明确普惠性民办园获得的财政生均公用经费应全部用于改善办园条件、添置保教设施、提高教师待遇,确保不因接受财政资助而减少应有的办园投入,确保教师的社会保险、基本收入等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均衡账:城乡幼儿园一样优

  沙水区的孩子们有的挖沙,有的抽水;因地而建的小池塘边,几个孩子在支起的画架前安静地写生……明媚而温和的阳光下,孩子们舒展身心、自由生长。这是记者在盐都区学富镇中心幼儿园采访时看到的一幕。

  “从一个教学条件简陋、师资配备不齐、家长评价不高的乡镇园,到如今场地宽阔、设施齐备、师资优良、家长满意的乡镇中心园,我们用了十多年时间。”学富镇中心幼儿园园长杨娟说。

  从2001年到学富镇任教,到如今成为这所幼儿园的领头人,杨娟感到自豪的不仅是办园条件的改善,还有随着幼儿园办园理念的转变和保教质量的提升,很多家长不再费尽心思把孩子往城区送,每年周边镇还有不少孩子选择到这里入园。

  “条件一样好,内涵一样优,家长当然不会再舍近求远。”盐都区教育局学前办主任朱磊告诉记者,学富镇中心幼儿园的华丽转身,既离不开区镇两级政府的重视,又与该区重视学前教育内涵发展、助推城乡均衡密不可分。

  一手抓硬件,一手抓内涵,是盐都区算好均衡账,促进城乡幼儿园统筹发展的另一秘诀。近三年,该区以全域推进课程游戏化为抓手,探索区域连片教研模式,对照省课程游戏化项目实施要求,摸准各园课程建设水平和需要,把全区幼儿园分为3个层次,分别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设目标,统筹解决课程游戏化推进过程中的各类问题。

  目前,该区组建5个教研责任区,特聘两名专职教研员、12名兼职教研员,以省课程游戏化建设6个支架为行动路径,对片区内所有幼儿园逐一指导、逐层提升,一个不漏、一环不少进行陪伴式教研引领。

  同时,各教研片区之间开展专业对话,聚焦课程游戏化建设的实践问题,定期开展“基于儿童立场的学习性环境”案例式研讨、户外环境的打造专题研讨、“从游戏故事中发现儿童”主题研讨等活动,整体推进项目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